毕业生代表发言
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博士考核结果公布,成都大学师范学院2021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杜可欣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心理学方向,即将开始读博之旅。
起因:选择读博的综合考量
大约是从研一结束后的暑假,我开始有了读博的想法。在对自身要素和客观条件进行综合考量后,我坚定地选择了申博。当时主要考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专业兴趣,随着研究的开展,我发现个体心理健康常常会与社会因素紧密关联,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我们如何能够结合社会背景制定更有效的干预策略,因此,我希望能够有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二是升学意愿,提升学历对于我个人和我的家庭而言,既是一种文化期望,也是根据职业规划迈出的重要一步。当然,凡事有所得,也有成本或代价,比如读博难度、“性价比”、机会成本等等。在做好权衡后,就坚定地投入这一过程,承受其中各种情节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经过:博士申请的经历分享
目前国内申请博士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申请制、申请—考核制、考试制,其中,申请—考核制已成为大部分高校的选拔方式。“申请—考核制”这一方式主要是由申请和考试两部分组成,具体流程是需要先向具有招生名额的学校和导师提交材料并通过筛选,再通过学校专业课和英语考试,最后通过面试拿到博士录取资格。根据我这一年学习到的经验,我认为在“申请—考核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最为重要的部分:
1.广泛陶瓷,具体跟进。在申请前期,我大约发了60多封陶瓷邮件。在此阶段,不用给自己过于设限,在考虑好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方向后,就可以勇敢地向导师们陶瓷,介绍自己的背景。在申请中后期,就可以根据导师们的回复情况,做具体化的努力了。
2.提升科研背景。论文是申博中的核心,论文质量在申博中占据了绝大比重,甚至在部分高校和导师中作为硬性指标,其次是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和奖学金等。由于我在申请时的成果是一篇英文期刊、三篇中文省级期刊、两篇会议期刊,部分科研项目和相关奖励,所以在一部分中我是不具有优势的。因此,希望我的经验教训能够提示有意愿申博的师弟师妹们,尽早准备论文,多发优质论文。
3.重视研究计划书和毕业论文。研究计划书和毕业论文是一定需要仔细打磨的,特别是成果一般的同学。原因有二:一是博导通过研究计划书既能够了解我们的研究潜力,也能够察觉我们的学习态度;二是优质的研究计划书和毕业论文能够在申请打分中多为我们提升点分数,让我们多一些几率进入考核中。
4.重视专业课和英语学习。在“申请—考核制”下,考试同样重要,和考研形式相同,如果是跨专业或者是专业知识不牢固,复习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日常学习中也要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和积累。心理学读博对英语要求高,笔试和面试英语难度高,也需提前准备。
回首:良师益友教泽流芳
与导师、同学合影
毫无疑问的是,我申博之所以能够上岸,首要原因在于成大师范学院七年学习生活对我的滋养。读研以来,我遇到诸多良师益友,在宽和的环境中精进学业,见识了优秀的学界和业界资源。三年间,我对如何读书、写作、做研究有了系统的认知,对心理学的了解逐渐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们时常引介优质资源,注重学术实践相结合,培育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导师廖彩之老师三年以来细致入微地教导我,我每次带着满脑子疑惑进入老师办公室,都能带着满笔记本的研究思路出来。三年间,包括申博期间,廖老师总在关键节点提供建设性指导和帮助,这是助我前行上岸的一股重要力量。
读研期间,幸遇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帮同学,我们共同学习,互相答疑,分享学与思、苦与乐。我的同门王丽、好朋友曾瀚桔和室友邓银,不仅在专业知识上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更在精神层面为我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简单而直观地讲,申博的念头像一颗种子,研一时我把它埋下,我的硕导廖彩之老师给了它沃土和营养,伴随着与各位良师益友交流和讨论,它才开始慢慢生根长叶,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平台赐以它阳光的环境,今年能顺利结出果实当心怀感恩。
最后,借用杨绛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我们无论选择读博还是就业,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我们总会遇到诸多不顺心的事情和挑战,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潜能,不因他人而焦虑,保持自己的节奏,总有一天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会开出芬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