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周文)2025年4月21日至4月27日,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赴成都七中、石室中学、树德中学、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等成都著名中学,圆满完成第六周教育实习工作。通过全方位跟岗实践,实习生们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科教研等方面,深度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这一历程中,实习生们深刻体会到了“以学立身,以德施教”的丰富意蕴,教学实践能力获得质的飞跃。

语文本理性,学习贵有法。语文的理性来自对语言文字的精准解读与对逻辑的严谨梳理,而这首先植根于一个清晰的阅读目标。单元导语是语文素养落地的指南针。实习生们通过解析导语关键词提炼单元核心任务,并在教学中注重回归文本本源。他们带领学生从标题、关键词句入手,通过勾画批注、梳理逻辑链等方法,引导其探究字词深意与篇章内在关联。例如,在叙事类文本教学中聚焦“情节逻辑”与“人物塑造”,摒弃贴标签式的解读方法。在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后,教师及时采用 “以法固元”的策略,总结学习方法,并安排针对性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新的文本,实现知识迁移。周文同学表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训练与方法赋能。唯有以理性贯穿文本解读、以逻辑串联知识体系、以方法搭建能力阶梯,方能真正实现“教一篇而通一类”的教育愿景,让语文课堂成为滋养思维、沉淀智慧的育人阵地。

以爱育爱,育人育心。班主任管理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实习生们深知教育绝非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在于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工作,深入体悟育人工作的多重意蕴。从日常早读跟班到午间静校,从道德午餐到主题班会,实习生们在晨昏相伴中及时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成长需求,运用“发现问题——共情需求——协同解决”的育人范式向学生传递温情和关怀,实现从育人到育心的迭代。教育不是管理而是唤醒,这种以共情代替说教、用陪伴取代训诫的方式,让德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实习生们用实际行动彰显着新时代教师“眼里有生命,心中有温情”的教育情怀。

教研互动,思维碰撞。在教研活动中,实习生们秉持空杯心态,深度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和专题研讨,在思维碰撞中淬炼教育智慧。通过聆听资深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教学重难点的剖析,实习生们逐渐突破了线性思维定势,有效捕捉课堂上由学生回答而生发出来的教学契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生态助力实习生们完成从“教学的执行者”到“教育研究者”的认知跃迁。
本次教育实习通过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和教研参与的三维锤炼,彰显了“教书育人、教研相长”的现代教师发展理念。实习生们既在“文本细读”中夯实专业根基,又在“以爱育爱”中修炼教育情怀,更在“学术交流”中激活创新思维,为未来走向教育岗位积淀宝贵经验。教育之路漫漫,23级学科语文研究生们正以笃行之姿,书写育人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