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教工之家 >> 正文
校级教学团队“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教学团队三年建设目标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8日
查看:
  来源:

团队今后三年的建设目标

(一)团队结构的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学历层次、梯队建设、运行机制等)

    “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教学团队由14人组成,在学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能更好地促进团队的发展,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应有的价值,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本团队今后三年的主要建设目标如下:

1、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将已有省级精品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申报国家级课程;拟将现有校级精品课程《学前卫生学》申报省级精品课程。重视以《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为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建设;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现有艺术教育、英语教育、早期教育、现代技术教育四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开发12门学前教育新专业课程(现正在对儿童动画、幼儿营养保健、儿童戏剧与表演等专业方向做可行性调查)。

2、提高团队的学历层次。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团队的学历层次,在2010年达到硕士以上(含硕士)学位人数9人。在 3年内引进1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塑造1-2位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学名师;创造条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3、形成合理的职称结构。在现有基础上完成2人高级职称的评级,使高级职称人数达到89人,更好地提升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4、组建学缘丰富的团队。吸收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进入团队,送国内重点大学进行专业进修教师23人,为学院新课程的开发和双语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

5、在学院已有的新老教师结对子,传帮带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互助、取长补短的教学改革和研讨氛围,在主干学科和新专业发展中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更好地提高团队教学科研整体水平。

6、结合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和新专业教学需要,采取教师自学和短期培训相结合、脱产和半脱产相结合、学费自付与学院奖励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

(二)团队水平的提高(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科研能力及科研转化教学等)

结合学院“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开发、以科研促队伍,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平台”的建设规划,促进团队各方面水平的提高。

1、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

1)加强科研与市场需要相结合、科研成果向实际教学转化的意识和能力。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定期赴一线学前教育机构实地观摩考察;通过参与指导托幼机构科研,能提出有质量的科研课题。争取在三年内,团队骨干成员能主持或参与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2个省部级科研项目。

2)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调整课程设置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化实践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建设开放性、综合性的分层次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3)结合专业特色,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卫生学》等学科教学中改革考试方法,由单纯的笔试变为笔试与操作及口头解答等多种考试形式有机结合,提高教师全方位的育人意识和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

4)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结合,增加学生课堂与课后实践的机会,利用网络改变学生的学习和作业方式,就当前学前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1)了解当前学前教育最新动态和用人要求,使专业教学教改有的放矢,结合专业特色和实际需要,不断充实、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做好专业教材开发工作。主要包括:精品课程教材进一步修订??2008年完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与《学前儿童文学》修订,筹划进行03岁系列教材建设(先期建设项目有《婴儿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儿动作与行为观察评估》等)。

2)进一步建立各种资源,积极寻求多种合作。广开渠道,寻求与不同层面的机构、团体、个人的广泛合作,变单向请求或命令式沟通为双向互动共赢的交互方式,建构“多元共生”的专业协作网络,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空间。

3)进一步建设学前其他领域(如健康与体育)协作研究组,不断完善和提升与《成都商报》合作的家庭教育研究推广系列“周末大讲堂”的质量与社会效益,并将继续拓展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协作。

4)积极寻求与相关领域的高校、教学机构、科研机构的合作。高度重视、尊重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教学机构的已有研究成果,积极寻求与西南大学、重庆师大及北师大等的合作。

5)对实践性强、反映幼儿园前沿信息和活动性突出的学科课程,与托幼机构密切联系,聘请来自学前教育第一线的园长、骨干教师及相关实践基地精英作为学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推进教学教改的深化,使教学更切合实际,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3、科研能力和科研转化教学

1)深切落实“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平台建设。提高团队“科研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课题专题研讨,不断提高团队的科研选题和实施能力。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

(三)教学水平的提高(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团队内课程分担情况、教学效果等)

学院有学前教育本科班一个,张丹丹任专业基础课《学前卫生学》教学工作。团队内课程教学分担情况另见附表。
(四)团队的影响辐射能力(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为其他院校培训教师)

近三年来,团队积极申报并取得成功的省级精品课程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校级精品课程有《学前儿童卫生学》。开展的教改和科研项目共有4项,主编与参编教材多达10余种50余本。

今后,进一步加强团队与地方幼儿园的合作,利用专业优势对当地幼儿园的科研进行指导,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促进幼教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扩大我院在四川乃至西部的作用和影响。

继续寻求与当地社区幼儿教育的服务项目,通过成都商报搭建的平台开展周末大讲堂,应06岁家长的需要开办多种类型的学前儿童教育专题讲座,使新的幼教科研成果和教育理念,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为四川幼教的发展作出贡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