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继续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继续教育 >> 非学历教育 >> 正文

家校叙事凝智慧 协同育人启新程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和悦分校举行班主任教育叙事悦享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查看:
  来源:

本网消息(图/刘丝雨 文/朱晋仪)2025年5月6日下午,成都双语实验学校和悦分校小学部学术厅举办家校社协同育人班主任教育叙事悦享会。活动特邀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华锦教授、马丽博士担任点评嘉宾,和悦分校翟甫副校长、德育处廖彬茹主任、叶静副主任、胡竞文副主任以及8位班主任依次分享教育实践案例,会议由和悦分校德育处胡竞文副主任主持。

分享会以“教育叙事”为主线,聚焦学生成长与家校协同的深度融合。二年级1班何佳楣老师以《听见花开:一个听障女孩的成长叙事》为题,通过“初遇、共振、交响、回响”四阶段,讲述因材施教助力听障学生融入集体的历程。六年级4班邓文浩老师以一起《未接通的家校电话》为切入点,反思信息化时代家校信任构建的迫切性,并分享“三分钟反馈机制”的沟通策略。三年级5班罗玉霞老师通过《唤醒潜能,告别惰性》,分享学生“糖糖”从惰性到主动成长的转变案例,阐释家校协同对学生内驱力激发的重要作用。七年级4班梁兰老师《用爱浇灌孩子成长》聚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家校协同成立专班、组建班级关爱小组,帮助受困学生重拾信心。

马丽博士针对上半场教师分享进行点评,四位教师的案例生动体现教育情怀与智慧:何老师通过生命课程为特殊儿童搭建成长桥梁,胡老师以家校沟通纽带化解信任危机,罗老师调整培优策略构建家校互信环境,梁老师则打破“唯成绩论”,以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下半场分享中,四年级4班赵生惠老师以《“星星”相“融” 与爱同行》为主题,分享孤独症学生融入教育的七条策略,涵盖自我成长、同伴互助及家校联动等。七年级8班杨鹭老师通过《转角遇到“爱”》案例,复盘一起学生冲突事件的处理过程,强调家校共情对矛盾化解的关键作用。五年级4班白德君老师《家校携手,共破信任危机》结合失窃事件,分享强化日常沟通机制等四项家校沟通提升策略。八年级4班蒲艺老师《在鼓励中静待花开》讲述单亲家庭学生从自卑走向自信的蜕变历程,凸显家校合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远影响。

刘华锦教授充分肯定下半场分享的四位教师案例的实践价值:赵老师以爱心构建融合教育生态,杨老师用思维导图明晰事件脉络,白老师通过集体教育强化规则意识,蒲老师以鼓励教育唤醒学生内驱力,其策略均具有可操作性。

活动尾声,刘华锦教授对本次分享会进行总评,8位班主任的案例兼具生动性与启发性,建议未来进一步融入相关国家政策文件精神和家庭教育理论,提升案例分析深度,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更系统的实践范式。同时,她相信,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引领、中层干部的协同推进以及全体教师的深耕细作下,学校育人工作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分享会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家庭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