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措施
(一)变革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强化现有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基础上,构建“1+2+1”的培养模式:第一个阶段为1年,主要学习公共课和基础平台课,搭建学生能力的宽基础平台;第二个阶段为2年,主要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实行分流培养(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等);第三阶段即最后1年,第1学期到一线幼教机构考察教育实际,开展为期2-3个月的顶岗实习,置换当地教师来院研修培训并为低年级学生开设实作课程。第2学期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专业课程拓展学习和毕业论文撰写时期,第二段为顶岗实习的深化阶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教师技能。
专业方向的优化,意在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专业性要求,为促进成都市乃至全川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开发宽基础强能力的课程模块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优化的课程作支持。为此,必须对现行课程设置进行反思,突破课程设置的过分学科化、课程内容平面化的弊端,努力为学生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在丰富学生专业背景的同时,培育学生的优势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将在学前儿童早期教育课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学前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方面进行科学全面规划。
(三)组建跨学院(机构)的课程教学团队
学前儿童早期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在充分利用现有学院师资的基础上,引入早教中心(机构)的一线师资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团队建设上,打破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学院隶属关系,根据课程实施和项目研究需要,建立跨学院、跨专业甚至跨学校(机构)的用人机制,实现校内学前教育学院与文新学院(口语、儿童文学作品)、美术学院(绘画、儿童动漫)、艺术学院(儿童音乐、儿童舞蹈)、体育部(儿童舞蹈、儿童操)、国际交流中心(幼儿英语口语交际)等部门教师的互通交流,同时,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来院交流和讲学,从而组建起跨学院(机构)的课程教学团队,培育学科的领衔教师。
(四)搭建跨学校(学院)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以跨学院、跨专业为特色;以拓视野、强能力为目标;以院院联动、助推成长为纽带;以校企联合、实现转化为根本,以“儿童文学作品创作”、“儿童操(舞蹈)创编”、“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动漫创作”等为载体,着力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1.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学前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外国语学院等院学生。
指导团队:学前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及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成都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教师等。
2.儿童操(舞蹈)创编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等院学生。
指导团队: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教师及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省直机关西马棚幼儿园教师等。
3.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学前教育学院、美术学院、城乡建设学院、工业制造学院等院学生。
指导团队:学前教育学院、美术学院、城乡建设学院、工业制造学院教师及成都幼师境界实验幼儿园、省直机关红星幼儿园教师等。
4.幼儿动漫创作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学前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文新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
指导团队:学前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文新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及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成都市级机关第三幼儿园教师等。
(五)深化校地合作,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与成都市成都市教育局开展“校地合作”试点工作,按照“资源共享、双向互动、合作共建、实现双赢”的原则,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智力和人才资源,依托成都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加强交流协作,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方式,积极探索“校地合作”的有效机制和途径,为成都市幼教发展献计献策,优化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共同打造成都市学前教育高地。
1.建立成都市幼教师资职后培训基地
借助学前教育方面的师资优势及多年职后培训经验,结合成都市幼教师资队伍实际,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各类培训(园长培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师资培训、菜单式培训等),提升幼教师资队伍理论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整体素质。
2.参与成都市乡镇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在成都市乡镇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提供幼儿园环境建设、师资配备、园所特色打造等方面的指导意见;同时为标准化幼儿园提供准师资力量。
3.为成都市幼教科研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学前教育学院与成都市教育部门一同规划科研课题,将幼儿园纳入研究单位,实行导师团队辅导制给予专项指导,通过科学研究提升幼儿园实力。
4.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
学校选派优秀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队,与成都市部分幼教单位建立长期服务关系,为幼教单位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为大学生接触和服务社会搭设舞台。
5. 建设儿童文化教育创意园区
依托学校的地缘优势及多学科、综合性的资源优势,特别是专门致力于儿童教育发展的学前教育学院,致力于艺术教育的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致力于新闻传播与文学研究的文新学院,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的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致力于学生健体的体育学院等。为儿童文化教育创意园区的构建提供直接的强大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基本思路:构建集儿童创意活动综合性、多元化的“儿童文化教育创意大平台”,初期拟设两个园区:
(1)儿童创意文化园区
集儿童文化创作、儿童戏剧、儿童动漫作品、儿童艺术培训等为一体,设立多个工作坊,融合研究、创作、表演于一体。
创意产品:童话剧、皮影戏、儿童舞蹈表演、儿童合唱表演、儿童动漫展演等。
(2)儿童创意体验园区
设置儿童科学探索馆、儿童艺术创意馆、儿童体能拓展训练场等。
创意产品:木工房,陶艺作品,宝宝彩绘,脸谱扮演,勇敢者攀爬体验,水世界,沙世界等。
6.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经学校考核,在成都市选择二级以上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机会的同时,充分利用其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7.依托成都市龙泉驿区建立成都大学实验幼儿园。通过成都市龙泉驿区支持,在十陵镇选址建立成都大学实验幼儿园,将学前教育学院近70年办学所积淀的丰富的幼教文化与先进的幼教理念贯彻到学前教育第一线,引领成都市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同时为学院师生提供研究与实践平台。
8.聘请校外导师。在成都市教育局选派的基础上,聘请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前教育干部或幼儿园骨干教师为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导师,参与学科建设,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社会实践。
(六)推行导师制度
自2010年起,学校就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培养,推行导师制度,要求教师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计划,使其最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