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我院2024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赴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
查看:
  来源:

(文/黄可、刘李莹 图/胡婷)2024年12月11日,黎昌友教授带领24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全体研究生前往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

首先,黎教授带领研究生们于初二年级11班聆听梅老师的散文评讲课《夏日榴花开欲燃》。课堂中,梅老师以全班朗诵文章为开篇,进入课堂。课堂围绕“文中母亲是怎样的人?”展开讲解,也将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和方式进行关联。本堂课也对重点字词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涉及到文段的删减以及散文中闲笔的妙用,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

第二节课,研究生们来到了初一年纪13班,聆听孙老师的新授课《女娲造人》。课堂以什么是神话为开篇,提问激疑,引发学生思考;再由学生来概括课文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是以奇特但合理的想象展现女娲之神性、人性,母性。同时,对比《风俗通》原文,找出课文的增添内容,体会其用意。最后,以“神话在今天是否还应该存在?”的问题,进行升华,展现科技依托下的民族精神与民族的底气。

梅老师的讲评课中将练习题与课文勾连,也由题目向外扩展,引导学生在习题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触类旁通,同时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孙老师的课堂活用课本旁批,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女娲的神性所在。在孙老师的课堂中,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表达、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于女娲形象的认识,并且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课后,研究生们与授课老师进行简单的交流。梅老师谈到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以及新授课、评讲课、复习课三者的区别。梅老师还谈到课堂的前期准备,包括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处理。同时,她认为语文具有长期性,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孙老师谈到,教学评一体化是这节课的指向之一,也提出了对学生的高阶思维如何与课堂结合的相关疑惑。黎教授也对两位老师精彩授课传达了感谢以及赞美。

此次见习活动,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从新授课与评讲课两种类型的课堂中,学到了教师对知识的串联,对学生听说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的学习与思考。为我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