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淬炼师者匠心,赋能教育实践——成都大学师范学院2023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第七周实习记实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查看:
  来源:

(文/图 潘段飞)2025年5月6日至5月10日,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赴石室联中、成都七中、树德中学等成都著名中学,圆满完成第七周教学实习工作。实习生们秉持“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融合育人”理念,通过课堂授课、教研研讨、班级管理等多元实践来锤炼教学技能、厚植教育情怀,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5月9日成都石室联合中学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园丁杯”教师技能大赛,陕西街校区九年级两位语文教师成功晋级决赛。与此同时,学科教学(语文)的研究生们也在每一次的观课赛课中提升了自己教学技能。

我校汪沁泠同学于本周进行《扬州慢》的教学。汪同学先以朗读环节完成导入,紧随其后进行知人论世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汪同学每个环节连接紧凑,每一个学习任务紧扣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在讲解谒客中的“晋宋人物”以及词坛的“雅俗之争”中力求将文本解析和主旨探究深挖落实。课后,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对我校汪同学的教学能力表示认可。

潘段飞同学在听完《一滴水经过丽江》赛课后也有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游记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都是比较棘手的体裁。如何能将游记教得好教得新,并且能够与AI人工智能相结合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王老师将自己变为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丽江。

这篇入选八年级语文教材的作品,以拟人化视角描绘丽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讲师引用阿来本人的观点,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阿来在创作前曾深入丽江考察,结合历史、地理与生态知识,使文章兼具诗性与哲思。课堂特别分析了丽江“三眼井”的水文化,展现纳西族先民“分水而用”的生态智慧,与阿来文中“水是丽江灵魂”的主题相呼应。学生们通过互动讨论,体会到了文学如何将自然景观升华为文化记忆。

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人生,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们正以青春之我,筑教育之基。这场跨越山河的实习之旅,不仅是个体成长的淬炼,更是新时代教育者使命传承的生动注脚。期待他们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三尺讲台,点亮万千心灵。

编辑: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