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贾梦丹 徐梦雅 文尧)为深化高校与一线特教学校的实践联动,推动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2024级三位研一学生——贾梦丹、文尧、徐梦雅,于2025年3月至6月赴成都市锦江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为期15周的教育研习活动。此次研习以“专业赋能·锻造新时代特教先锋”为主题,通过专业评估、亲子运动会、公开课等实践活动,探索新时代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在锦江特殊教育学校的研习生活,如同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让我们在陪伴与评估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而亲子运动会和评估工作,更是这段旅程中浓墨重彩的两笔,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特殊教育的温暖与责任。
亲子运动会,是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参与的欢乐盛会。活动现场,阳光洒在操场上,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他们或许动作不够协调,或许反应稍显迟缓,但在父母的陪伴下,每一个孩子都全力以赴。而参与评估工作,也让我们对特殊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评估过程中,老师们细致入微地观察着每一个孩子的表现,从语言能力到认知水平,从社交技能到自理能力,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通过评估,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个性,也明白了特殊教育的真正意义——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这两项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爱与耐心的传递。
锦江特校里的树木从光秃秃的残枝长成绿油油的茂叶繁枝,再到如今,已然结出了累累的硕果。树的变化既像我们三人的研习进程,也像所有小朋友们在大半个学期中的进步与发展。学期伊始,刚踏进这所学校时,各班老师们用极高的热情与专业的教学,以及校外实践导师曾红主任不断给予我们的教学支持与指导,让我们的陌生感一扫而空。三个月以来,从班级听课到入学评估的参与,从早操的陪伴到全校运动会的参与,我们对于特校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深刻。特校不仅仅是单纯的向学生输出的单向教学,更是老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与支持,更是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与信任。在追求效率与标准化的教育浪潮中,锦江特校坚守着一个朴素的真理,班级中的小朋友们都可以用他们自身的方式学习、成长。身为未来一线特殊教育教师的我们,任务与职责所在,不是塑造“标准”的学生,而是帮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