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雯心 图/赵雨婷)今年考研录取率不到两成、从录取率来看考研难度超过高考……一系列的热搜下显示着“考研热”这个老话题常谈常新。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研究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74万,这是该数据连续第8年增长,考研竞争日趋激烈。万般熙攘化清风明月,四方梦想皆如愿以偿。奥黛丽·赫本说过:“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并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只在于你能坚持初心。许多事情看似希望渺茫,却是“天道酬勤”,我们所要做的,是坚持一步一步再一步地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朝阳光,静待春暖花开。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突出重围的赵雨婷学姐!

个人档案:
赵雨婷,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2019级学生,书法教育辅修专业第七期学员,在校期间综合成绩年级第三,平均绩点 3.54,获一等奖学金。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2019年9月至今心理委员,2022年12月至今学习委员,2019年10月-2020年6月校辩论队成员,2020年9月-2021年6月师范学院辩论队队长。
主要荣誉奖项:
2023届成都大学优秀毕业生,2020-2021校一等奖学金,2020-2021优秀学生干部,2020-2021优秀共青团员,2019-2021优秀心理委员,2020-2021优秀实习生,2021年1月“战役杯”第十六届全国师范院校师生书法大赛大学组粉笔楷书二等奖、毛笔临摹二等奖,成渝地区“0-6 岁婴幼儿优秀游戏活动方案(学生组)”二等奖, 2020年3月成都大学第二届“新橙杯”辩论赛最佳辩手,2021年4月“雄辩杯”辩论赛冠军,2021年12月成都大学“阳光形象大使”。


科研成果:
发明外观设计专利“幼儿视力听力开发教具”、“教具(视觉长棒)”、“抓握棒(充气式抓握棒)”累计共6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迷宫玩具”,发表文章《幼儿园传统书画启蒙教育实际例谈》见省级期刊《教育导刊》,主持 2022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玩具的变革》,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1 项、校级项目1 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春风化雨——特殊儿童帮扶计划》项目获成都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实习经历:
2020年10月于四川省直属东通顺幼儿园担任保育老师,独立完成保育工作,落实保教结合原则,参与物质环境创设与维护,设计并组织语言活动;2021年6月于四川省军区机关幼儿园担任跟班老师,独立撰写教案,担任助教授课,观察并记录幼儿,撰写儿童观察记录,被评为优秀实习生;2021年11月于成都市第二十六幼担任跟班老师,独立完成班级环创工作,参与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
考研情况:
一志愿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初试成绩378,政治66,英语73,教育综合111,学前教育学128,调剂到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

采访者:学姐,请问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决心考研呢?
赵雨婷学姐: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很贫瘠,几乎是日复一日发现自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一直有继续学习的意愿,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考研都是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途径而已,而真正让我选择通过考研来获得成长,是身边一些优秀的朋友们带给我的影响,书法辅修学长学姐们考研的分享和报道,营造了很好的考研氛围,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现在回忆起来大概是这样,起初深受外部世界的鼓舞,后来考研这件事才慢慢变成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别让严寒冻住了我们活泼的心灵与美好的期望,些许阴云凝聚只会带来短暂的阵雨,困难和窘境终会过去。正如丰子恺所说:“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少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看哪,春日的千万缕金光,终将把河床上沉睡的坚冰唤醒,它将唱着叮叮咚咚的美妙乐曲,一路奔赴碧绿的广袤原野。
采访者:学姐能不能就考研备考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备考经验(例如大几开始准备考研,复习中一天或者一周或者短期时间计划安排,以及在择校方面的建议)
赵雨婷学姐:关于备考经验,去年是因为有疫情的关系,许多事情变得很艰难,我考完试还跟朋友们打趣说坚决不写经验贴,因为去年太痛苦了根本不愿意回忆。
我觉得开始复习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其实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决定从几月开始复习就立马能进入状态,所以要给自己一段适应期,真正进入备考状态会比计划的晚一些,但这个时间早晚我个人觉得影响不大,真正决定最后成绩的好像不是几月开始备考,而是整个备考过程有效的备考时间长短。
时间安排上,我整个上半年都比较恍惚,学的东西并不成体系,直到八月底换了目标院校才开始系统地复习,九月开始一直到考前我几乎没有给自己留休息时间,最长的休息就是半天,间隔大概半个多月,因为当时把自己压得比较紧,所以我的休息时间可能参考性不高。如果要给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适当地劳逸结合,唯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学不进去的时候不必强迫自己,去户外吹吹风,尽量让心情畅快一些吧。
择校可以看今年各大院校的拟录取名单,关注几个信息:分数段、录取人数、各科分数平均分,教育学高分很多,择校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分数也定下来,后期做题就冲着提分去做。我不建议中途换学校,我去年九月开始备考华南师范大学,专业课二有6-7本参考书,当时是一个月过完的第一轮同时整理了背诵材料,这样干的话时间会非常紧迫,会挤压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
采访者:学姐在备考中是靠着什么信念坚持下去的呢?
赵雨婷学姐:信念,信念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难。当我意识到一件事情它只是需要我去做,去完成,而不是去思考它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我就很难放弃它了。
采访者:学姐觉得参加了书法辅修班对你的考研,或者说是学习生活上有产生什么帮助吗?
赵雨婷学姐:我至今记得大一的时候我刚开始写毛笔字,当时很害怕写楷书,因为觉得自己没系统学习过书法,没有基础,蔡育坤老师跟我说,艺术没有这一说,艺术没有限制,就是因为生活里规矩多才来需要艺术。所以参与书法辅修对我而言,是一件很激励我的事情。书法就像一只小精灵,鼓励我挥舞手中的拳头打破心中所有固有壁垒,还把我拉到最广袤的原野让我看见最自然的风景,每临摹一本帖,都是穿越古今的一场绮丽旅行。


赵雨婷学姐的书法印章 赵雨婷学姐练习书法照
采访者:那是什么原因让学姐你选择了杭州师范大学呢?这所学校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呢?
赵雨婷学姐:我是调剂的杭州师范大学,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里调剂名额真的蛮多的。
“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诗人余秀华面对身体的缺憾和现实的苦难,勇敢地自渡于生命的漫漫迷津。她以诗为盾,驮住了无数次人生的日落,在漫漫黑夜里勇敢前行,最终拥抱了属于自己明月,建造了自我的精神世界。赵雨婷学姐立于特殊时期,亦是勇敢前行!
采访者:学姐在备考过程中有遇见过哪些困难吗?你是怎样克服的呢?
赵雨婷学姐:备考的时候每天会遇见十万八千个大大小小与众不同的困难,比如去年疫情的影响,23考研的学生基本上处于一个颠沛流离的学习状态,学习场所由于管控几乎是在不停地更换,图书馆不定期闭馆,我们备考的书需要搬来搬去,11月成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学校刚好撞上高风险地区,考研的同学在寝室待了整整一个月。我模糊地记得11月的我,每天起床之后就开始在阳台背书,等志愿者送早餐到寝室门口,大概十点会吃上米糕和豆浆。12月搬回家,开始六点半起床去家顶楼的天台背书,一个小时之后回家吃早餐。每天早上背书的时间是我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其余时间几乎在做题、哭或者一边做题一边哭。
总的来说,我克服的方式,备考前期是跟困难破罐子破摔,对着干,后期大概是直接允许它存在,允许困难、挫败、茫然、崩溃、低落,允许许多好的不好的东西和自己共生。记得考前一周我得了新冠,连续发烧几天后上了考场,期间没有临时抱佛脚的复习时间,两天的考试在不停地咳嗽声中结束了。
采访者:可以谈一下自己未来的发展计划和打算吗?学业方面的也好,生活方面的也好。
赵雨婷学姐:说实话,最近忙着做毕业相关的事儿,还没来得及展望未来。考研这件事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思维方式,我不再像过去一样沉浸在幻想一些未发生,而是去观察当下然后试图创造点什么。关于未来,我会像我一直以来那样继续前行,生活的本质就是继续。
采访者:最后,学姐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学弟学妹和老师们说呢?
赵雨婷学姐:感谢每一个阅读至此的你,我从来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很漂亮的人,采访里呈现的我已经是过滤了很多次的看起来很漂亮的我,当然这些漂亮也是好东西,只是我希望自己不是居于高位的“指点”,而是与你对话,我真心地希望上述内容有带给你一些未来人生选择上的小小的启示,并且真心祝福你做出你最想做的选择。我最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某些残缺或者坦然承认自己的一些漂亮的地方,那么在自洽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爱我们所爱的专业、我们所爱的世间万物,毕竟在心里许下的每一个愿望都是宇宙为我们精心安排,需要我们排除万难去履行的承诺,所以不管怎么选,just do it,就是好事!
人生是一条蜿蜒的长河,它不会顺流直下,曲折与回旋常有,但若我们的目标是奔流入海、望见碧波万顷,那么唯一的选择就只有奋勇向前。在文化节目《朗读者》中有这样一句话:“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面对挫折与困难,流泪并不意味着软弱,但擦干眼泪,我们依旧要怀着伤痛、再度出发,如此才能抵达心之所向。面对困难,可以流泪,但赵雨婷学姐能流着泪继续前行!没错,因为人生总有一段路,你是会一边哭一边走完的。世人谁不渴慕人生高峰的绮丽风景,但山峰的高度和攀登的艰险却让人生出畏惧之心。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成就是微小努力的堆积。最后我想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行动,在前进,就是在缩短和梦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