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图/文 范小梅 王尹璐)成都大学行之科研育人示范团队自2024年3月成立以来,坚持为师范生和硕士研究生搭建读书、写字、做事的优质平台,导师身教,教学相长,本硕一体,朋辈相师。为持续建立教师技能训练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团队坚持筛选优质资源,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类专业比赛,检验专业技能,丰富学习经历,提升专业信心。
2025年1月,成都大学行之科研育人示范团队共组织选送89位同学的110份作品,参加“2025首届川渝新时代•艺术新春盛典系列活动暨川渝‘筑梦新时代’新春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该活动由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指导,由重庆市艺术教育促进会、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主办,由川渝新时代•艺术新春盛典组委会承办。行之团队选送的所有作品全部获奖,获奖率100%。其中,16位同学的作品获一等奖(17.97%),29位同学的作品获二等奖(32.58%),44位同学的作品获三等奖(49.44%)。
110份作品中,有76份来自学院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31份来自成都市部分中小学校的学生。本科生参赛方面,2022级小学教育3班22位本科生提交了28份作品,共22人获奖,占全班总人数的73.33%;23级3班14人提交15份作品,共14人获奖,占全班总人数的50.00%。成都大学行之科研育人示范团队师生9人全员参赛,全员获奖。
本次组织工作是团队第三次组织大型参赛。团队一方面继续贯彻以赛促练原则,提高同学们书写技能练习热情和效果,另一方面培养语文方向同学们组织参赛的经验,为未来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积累经验。相较于团队以往组织书法参赛的经历,本次组织工作表现出四方面突破:
其一,扩大了覆盖面。本次成果展不仅面向行之团队覆盖的2022级小学教育3班、2023级小学教育3班及8位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征集作品,还面向全院本科班级和硕士研究生,以及中小学生开放。更大的参赛规模有助于更系统地锤炼师范生和研究生的组织能力,为未来从教后组织自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活动积累经验。
其二,提高了获奖率。参赛前,团队曾组织全体拟参赛同学参加培训,系统解读参赛作品的创作规范,并提前组织同学们选定作品主题,加强过程性指导,有效规避了投稿不规范等问题,这是提高获奖率的策略之一。通过这种以赛促练的形式,团队涌现出一些书写进步极大的同学,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书法练习的主动性。
其三,获得了组织奖。本次共征集到110份参赛作品,大大超出了预期,且因为过程性辅导较为紧密,作品规范把关严格,最终达到100%获奖率,远超本次展评活动的平均设奖率。成都大学行之科研育人示范团队因此被主办方授予“优秀组织单位”荣誉,这是团队首次获得省级赛事组织荣誉。
其四,发现了好苗子。经过将近一年半的书法集训和多次参赛检验,成都大学行之科研育人示范团队的同学们经历了从对书法无感到爱上书法的历程,逐渐形成了新的学习模式和生活模式。经长期观察和深度交流,团队导师范小梅老师推荐了研三吴晗露、研二赵玲玲同学参加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书法微专业辅修,师从蔡育坤老师,从自学走向系统学习的书法之路。
未来,成都大学行之科研育人示范团队将坚持“字里乾坤大”“书中天地宽”“事上学问深”的基本主张,继续创新科研育人范式,将目前正在探索的行之小先生机制系统化、序列化,进一步巩固教学相长、朋辈相师的良好氛围。

图1.部分获奖证书
图2.成都大学行之科研育人示范团队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表1. 参赛获奖名单
书法 (软笔) |
一等奖(3人) |
冉一希(22级小学教育3班)、邱文娜(22级小学教育3班),另有中学生1人 |
二等奖 (4人) |
范小梅(团队导师)、吴晗露(22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 丁晨浩(21级小学教育4班),另有中学生1人 |
三等奖 (2人) |
赵玲玲(23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另有中学生1人 |
书法 (硬笔) |
一等奖 (15人) |
熊云霞(23级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冉一希(22级小学教育3班)、王尹璐(22级小学教育3班)、邱文娜(22级小学教育3班)、胡晓喧(22级小学教育3班)、何艾堃(22级小学教育3班)、向丽蓉(22级小学教育3班)、杨佳蕊(23级小学教育3班)、杨馨萍(23级小学教育3班)、唐雨蕊(23级小学教育3班),另有中小学生5人 |
二等奖 (26人) |
范小梅(团队导师)、吴晗露(22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 邓芮林(22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魏媛(22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王景(23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杨雅棋(23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姚娜(24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李京蓉(21级学前教育5班)、丁晨浩(21级小学教育4班)、关思宇(22级小学教育3班)、杨鸿宇(22级小学教育3班)、蒋昕烨(22级小学教育3班)、刘涵梓(22级小学教育3班)、肖霁洋(22级小学教育3班)、王一诺(23级小学教育3班)、张秀云(23级小学教育3班)、俄尖扎西(23级小学教育3班)、邓依灵(23级小学教育3班)、梁元秋(23级小学教育3班),另有中小学生7人 |
三等奖 (42人) |
章媛(22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李卓耘(22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付尧予(24级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唐铭(23级小学教育研究生)、蒋学良(24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赵玲玲(23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孙德明(23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贾西贝(24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郑易卓(24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朱永好(22级小学教育3班)、刘曾铭钰(22级小学教育3班)、沙小芳(22级小学教育3班)、黄娟(22级小学教育3班)、罗淑馨(22级小学教育3班)、其麦卓(22级小学教育3班)、崔妍妍(22级小学教育3班)、余祺(22级小学教育3班)、黄雯静(22级小学教育3班)、郑金阳(22级小学教育3班)、刘杰(22级小学教育3班)、周钇伶(23级小学教育3班)、张晓龙(23级小学教育3班)、尤佳雯(23级小学教育3班)、张思静(23级小学教育3班)、官小涵(23级小学教育3班)、李欣雨(23级小学教育3班),另有中小学生16人 |
美术 |
一等奖 (1人) |
杨佳蕊(23级小学教育3班) |
二等奖 (1人) |
中学生2人 |
三等奖(4人) |
崔妍妍(22级小学教育3班)、黄娟(22级小学教育3班)、沙小芳(22级小学教育3班),另有中学生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