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星光流年,璀璨童梦——成都大学师范学院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赴四川省直属机关红星幼儿园的实习纪实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
查看:
  来源:

(文/图冯湖珺、蒋沁伶、王馨悦)2025年5月12日至5月18日,成都大学师范学院23级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赴四川省直属机关红星幼儿园开展第十一周的教育实习工作,开启了一场与童心对话的实践之旅。从全程参与大班毕业典礼的温情筹备到日常教学的深度跟岗,实习生们以观察者、参与者、学习者的多重身份,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感悟教育真谛,收获成长力量。

以“星光流年,璀璨童梦”为主题,毕业典礼从策划到落地处处彰显幼儿园“阅生活、历成长”的办园理念。典礼筹备历时一个月,实习生全程参与:从与带班教师共同设计制作道具,到协助组织幼儿排练节目,再到成长博物馆的布置展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毕业典礼同样也是幼儿园教育理念的立体化展演:舞台上的每个节目都是“阅生活”的注脚,典礼流程设计暗含“历成长”逻辑,从回顾过去到展望未来,形成完整的成长叙事。实习生冯同学在札记中写道:“当看到孩子用三年前入园哭闹的视频对比今日舞台上的自信模样,我突然读懂‘追求卓越’的真谛——教育不是雕刻完美作品,而是点亮每颗星星独有的光芒。”

在幼儿园跟岗实习期间,实习生重点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解决日常问题,并从中受益匪浅。例如,在区域活动中,两名幼儿因争抢积木发生争执。教师并未直接介入,而是蹲下身轻声询问:“你们都想搭城堡,但积木不够用,有什么办法能让两个人都开心呢?”通过开放式提问,她引导幼儿思考“轮流玩”“合作搭建”等解决方案,最终孩子们握手言和。这一幕让实习生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角色不是“裁判”,而是“引导者”。后续实践中,实习生尝试模仿这种策略:当幼儿遇到矛盾时,先倾听他们的想法,再用提问启发自主思考。渐渐地,发现孩子们更愿意主动表达,并学会协商解决问题。这种“赋权式”引导,让实习生对学前教育“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实习不仅是教育实践的起点,更是一场师生双向滋养的成长之旅。初次接触幼儿群体时,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提问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大家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差距。比如在一次科学活动"沉浮实验"时,孩子们并未如预期般关注实验原理,反而对水花四溅的现象充满好奇,小小的科学活动就让大家意识到教学设计必须立足儿童视角。在与特殊需求幼儿的互动中,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逐渐掌握个性化引导策略,这种专业能力的提升源于对每个孩子的细致观察。孩子们纯净的情感反馈也重塑着实习生们的教育观——当内向的乐乐主动分享玩具时,那一刻才真正理解等待的价值;当孩子们用独特方式解决冲突时,才真正学会如何尊重儿童的自主性。这段实习经历犹如一面镜子,既照见幼儿在关爱环境中的成长轨迹,也映现出实习生从生疏到从容的专业蜕变。在童心与专业的对话中,我们共同诠释着"教育即生长"的真谛,这种双向成长必将成为实习生们教育生涯最珍贵的底色。

编辑: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