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虚假退款套路为何层出不穷?学生兼职月入过万?网上“爱心女神”竟秒变诈骗高手?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以上都是现如今高校学生经常遇到的诈骗手段!临近期末,在这个大家都开始放松警惕的时候,诈骗团伙又开始活跃,作案手法更是层出不穷,故学院特搜寻相关案例,请各位同学仔细提防,谨慎对待
案例分享:1.航班取消、改签诈骗王某接到航空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称其订的前往湛江的航班因飞机导航出现故障需要“改签”,让提供银行卡号收取保险赔付款。王某信以为真,按对方提示操作并告知对方银行卡验证码,结果被骗4800元。(来源于伊犁网警巡查执法信息发布平台)提示:从哪里订的票要到哪里找说法,第一时间要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购票网站进行确认才是明智之举!2.兼职赚外快类诈骗案例分享:29岁的小陈在微信群里无意间看一个刷单的兼职介绍,并主动加了好友,没想到,自己落入骗局,被骗走10000多元。(来源于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示:赚钱从来不易,别贪小便宜上了“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当~3.“克隆”好友诈骗
案例分享:1月10日,徐州泉山警方通报了这样一起案件:徐州小伙解某加了张女士的微信。由于名字和朋友一样,朋友圈内容也几乎完全一致,张女士没起疑心,先后借了7万给解某。当再被借钱时,张女士联系了朋友才知上当受骗。(案例来源于看看新闻)提示:借钱转款之前一定记得打个电话确认对方身份哦!
4.网购类诈骗(1)骗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然后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冒充购物网站客服,谎称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出现交易失败或产品质量有问题等情况,引导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链接,并在上面填入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2)不法分子会从非法渠道获得消费者信息制作成假快递单,然后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消费者,把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以“货到付款”的方式骗取钱财。
(3)“双十一”过后,不少消费者会收到中奖信息,这些信息发来的网站链接地址,很可能会让你的手机或电脑感染上木马病毒。提示:牢记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就算真的掉了也不会砸到你头上的哟~5.伪装防疫部门人员诈骗骗子自称防疫部门工作人员致电做过核酸检测的市民,称其检测结果有问题。但如果市民未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也未接触过风险人群,
骗子会以系统问题,要求重新核实身份信息和行程信息,并发送相关链接。市民点击链接填写完身份证信息和电话号码后,会收到一个验证码。骗子会以要这个验证码重新办理行程码为由,将市民银行卡里的钱骗走。提示:切记个人信息无论如何不能轻易泄露!!!如有需要可以到当地警局询问。
反套路tips:1.不贪小便宜,不明来源的链接绝对不点。2.绝不泄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时刻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3.一切金钱交易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并谨慎核实收款方身份。4.遇到恐吓类信息不要慌,冷静应对,找正规行政机构询问信息真实性。 有人说,我走过最长的路是骗子的套路。有人说,贫穷使我安全。其实防骗和防疫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学习防骗知识不仅能防止自己上当,也可以保护家人,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加强防诈骗学习,真正把防诈骗贯彻到底,落实到位!
编辑:符丹丹